黄铜骑士防空导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战舰少女wiki 天狼星 黄铜骑士防空导弹

黄铜骑士防空导弹

2024-06-19 02:4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新手指引

新手入门 海域资料 历史战役 远征 任务 好感度与损管 战利品

进阶资料

装备图鉴 技能 战斗机制 港区系统 舰娘获取 装备获取

舰娘图鉴

按编号 按类型 按国别 出身 归宿 换装图鉴 深海舰队

游戏动态

卫星观测 历次场刊 运营历史 参与画师 配音演员

同人创作

同人影视 同人漫画 同人游戏 同人小说 周年贺图集

杂学考据

考据勘误汇总 游戏BUG 历代登录界面 港区 勋章 头像 音乐鉴赏 黑话词典 舰名溯源 特殊成就 物品道具 历次活动关卡图标 小剧场

目录 1 游戏数据 1.1 游戏中的说明 2 装备简介 2.1 后继 2.2 性能参数(RIM-8J“远程黄铜骑士”) 3 游戏相关 4 参考资料 游戏数据[编辑 | 编辑源代码] 黄铜骑士防空导弹 战舰少女R - 黄铜骑士防空导弹 - 导弹(防空) 对空补正78%对空倍率3.8铝耗10 编号 407 类型 导弹(防空) 火力 +20 对空 +18(+171) 索敌 装甲 对潜 幸运 命中 鱼雷 射程 回避 轰炸 拦截 +24 可装备舰种 废弃资源 5 52 16 开发时间 不可开发 舰娘自带 阿拉斯加·改、芝加哥(CA-136)·改自带 其他获得方式 战舰少女R - 黄铜骑士防空导弹 - 导弹(防空) No. 407黄铜骑士防空导弹 导弹(防空) 火力  +20装甲  命中  回避  对空  +18(+171)对潜  鱼雷  轰炸  索敌  幸运  射程  对空补正78% 废弃资源 5 5 2 16 开发时间 不可开发 自带此装备的舰娘 阿拉斯加·改、芝加哥(CA-136)·改自带 其他方式 拦截 +24对空补正78%对空倍率3.8铝耗10

游戏中的说明[编辑源代码] 黄铜骑士导弹研制始于大黄蜂计划,这是一种负责舰队防空的远程防空导弹,(实战中曾经在157千米左右击中目标)。黄铜骑士采用冲压发动机,引导方式为雷达架束制导与半主动雷达制导(末端),由于战斗部非常大,黄铜骑士在对海射击时也有着很大的威力。 装备简介[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943年,德国空军将Hs 293制导炸弹投入战场,这是历史上第一型空对舰导弹。搭载机可以在离目标很远的地方释放制导炸弹,然后用无线电控制其命中目标;在这种距离上,所有舰载防空炮都无法威胁到搭载机,防御方只能被动挨打。而到1944年,日本海航开始装备神风自杀式飞机,即使用防空炮击落神风飞机,飞机依靠惯性仍然会冲向舰船,令人防不胜防。这两种武器给盟军舰队带来巨大损失,因此,美国海军展开了一系列“远程防空武器”研究,来应对这种威胁。

1944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JHUAPL)的“大黄蜂计划(Operation Bumblebee)”就是其中一个以此为研究方向的项目,他们打算利用英国的“飞雷(Brakemine)”防空导弹上的驾束制导技术,以及冲压发动机技术,研究远程舰对空导弹,填补战舰大口径防空炮和外层护航战斗机之间的防空空白。该计划进行了16年,最终得到的最成功的三款产品分别是RIM-2“小猎犬(Terrier)”、RIM-24“鞑靼人(Tartar)”以及本页面的主角RIM-8“黄铜骑士(Talos)”。

1945年8月二战结束,项目还仅处于研究冲压发动机的阶段,建造了一个名叫“眼镜蛇(Cobra)”的发动机样机,不过海军预计到了制导武器的前景,示意继续研究。在继续建造了不少冲压发动机飞行器后,1948年,一个更大的样机PTV-N-4成功试飞,高度9000m,速度达M2.0。这次试验的成功验证了冲压发动机的可行性,海军信心大增。同年,驾束制导也取得突破,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的CTV-N-8样机成功测试了超音速驾束制导。只要将两种技术结合在一起,就得到目标导弹了,海军将这种导弹命名为“黄铜骑士”。

然而,冲压发动机的研制进展比较困难,海军决定先采用固体发动机的版本,直接在CTV-N-8上改进,成为了后来的小猎犬导弹。直到1951年,黄铜骑士的验证弹才第一次试飞,1952年原型弹试飞,并成功进行了拦截实验。黄铜骑士也获得海军编号SAM-N-6,而这些实验弹被称为a系列。黄铜骑士一直测试到了1959年才入役海军,比原计划晚了近10年。

1959年,第一型实用的黄铜骑士服役,称为b系列(对应A型)。黄铜骑士的动力有两级串列组成:后部的助推级使用固体火箭发动机,配有4片稳定尾翼;前部的弹体使用冲压喷气式发动机,尾部同样配有4片稳定尾翼,而中部的4片切尖的三角翼则作为气动面。b系列的最高速度为M2.5,射程92km,射高18km,使用近炸引信和高爆战斗部。

在黄铜骑士设计期间,其配套的发射器预计为一款单臂发射器,可以装在两舷。入役后,其由双臂的Mark 7或Mark 12导弹发射系统发射。在Mark 7系统中,其需要“分装弹”——分别存储主体部分、弹翼和助推火箭,发射前用天车运输至组装区,经过检测、组装后方可发射。后续在Mark 12系统中实现了“定装弹”,但还是需要手工安装弹翼。干嘛要手动安装?因为那个年代还没有折叠弹翼。

黄铜骑士使用的是驾束制导和半主动雷达制导结合的方式。一开始人们以为只使用驾束制导足够引导导弹,但当距离越来越远,雷达的波束逐渐扩散,强度减小,制导精度越来越低;到15公里的距离外,驾束制导不足以提供足够的精度。因此,海军将半主动雷达引导模块集成到弹体内,当导弹打击远距目标时,为航渡的后半程提供引导为什么不全程使用半主动引导?因为当时的半主动引导头增益不够,离目标太远无法捕获到反射信号。

黄铜骑士的驾束制导由SPG-49追踪雷达、SPW-2照射雷达和Mark 77火控系统组成,SPG-49负责追踪目标,将目标参数传入火控计算机,然后SPW-2发射波束引导导弹飞行,这种双雷达驾束制导模式有利于导弹选择最优飞行线路。在切换到半主动雷达制导模式后则由SPG-49单独引导。此外,导弹也可以仅通过SPG-49或SPW-2(此时没有半主动制导)进行制导。

单雷达跟踪-照射的追尾模式会使导弹耗费更多能量,而双雷达分别跟踪和照射则可以让导弹选择最佳截击线路。远距离的最优线路与右图有差别,通常是飞向高空再俯冲以节省燃料。

黄铜骑士导弹还可以攻击水面目标,只需要SPG-49雷达照射目标即可。1968年,俄克拉荷马城号巡洋舰(CLG-9)向一艘护航驱逐舰发射一枚没有战斗部的黄铜骑士训练弹,1.5t重的训练弹以M2.5的速度几乎垂直落下,从烟囱后部穿入船体,并在锅炉舱引发了航空燃料爆炸,爆炸击穿了船底,驱逐舰断成两截沉没。

与b系列同期还有装备3kT当量的W30核战斗部的bW系列(对应B型),用于弥补远距离精度不足的缺陷,这个版本单弹体更长,且没有半主动引导头精度不够,威力来凑。

1961年,“增程型黄铜骑士”服役,这种型号被称为b1系列(对应C型)。这种型号最先来源于空军,他们有意利用这种导弹来保卫空军司令部,并将指标提高到射程185km,射高21km。增程型黄铜骑士的油箱加大了20%,加长了燃烧室并重新设计了进气道来改善高空性能;弹头更换为211kg的连杆战斗部;为了适应更远的射程,也更新了半主动引导头的电子设备,增强了抗干扰能力。b1系列也有搭载W30核战斗部的版本,弹体更长,称为b1W系列(对应D型)

1962年,考虑到常规战斗部和核战斗部导弹在后勤上的麻烦,海军推出了“统一型黄铜骑士”,称为c1系列(对应E型)。新设计的弹体可以兼容两种战斗部,并可以直接在战舰上相互拆换;同时,为了加强对低空目标的跟踪能力,以及紧急时使用核弹攻击面目标,c1系列的半主动引导头使用连续波搜索模式,利用多普勒效应过滤海面或地面的杂波。一些b1系列的导弹也更换了这种引导头,称为b1(CW)系列(对应F型)。

1965年,为了在越南战场上执行反辐射任务,海军在E型导弹的基础上换装了反辐射引导头,成为反辐射版本的H型。

1966年,海军在E型的基础上升级了驾束制导模块,称为G型。

1968年,海军提出了“远程型黄铜骑士”,使用更高能量密度的燃料,最大速度增加到M2.7,射程增加到241km,并且升级了半主动导引头、换用低空近炸引信,增强了电子对抗和多目标识别能力。这种最后的改进型号称为J型。

最后,简介里提到的命中记录,是芝加哥号巡洋舰于1967年7月在加州的一次演习中取得,使用的应该是后期型号的黄铜骑士,目标是一架无人靶机。

后继[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在1958年,与黄铜骑士一脉相承的下一代冲压动力远程防空导弹RIM-50“提丰LR”已经开搞并产出了样品,该导弹使用TVM制导,射程取370km、射高取28km、最大速度取M4,看起来非常给力。然而提丰LR所属的“提丰计划”在1963年黯然下马,将黄铜骑士汰换的计划只得再往后推推。

进入70年代,随着“标准”系列防空导弹成熟,海军开始退役黄铜骑士防空导弹。其中一部分被改装为超音速靶机,而其余的防空导弹则被神盾系统和标准-2增程型导弹替代。

性能参数(RIM-8J“远程黄铜骑士”)[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质量 7,800磅(3,500千克)(导弹:3,400磅(1,500千克),助推器:4,400磅(2,000千克) 长度 9.8 m(32英尺) 直径 28英寸(710毫米) 弹头 211千克(465磅)连续杆HE战斗部或W30核战斗部(2~5千吨级) 发动机 一级发动机:Mk.11固体燃料火箭助推器×1二级发动机:Bendix冲压喷气发动机×1(推力为20,053磅英尺(89.20千牛)) 射程 241千米(130海里) 射高 24,400米 (80,100 英尺) 速度 2.7马赫 制导方式 波束制导+末端半主动雷达制导 游戏相关[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迄今为止可量产的最强防空导弹。然而因为不能装在小船上,并不能替代小猎犬导弹的地位。

查 ·论 ·编首页 装备主炮&副炮&鱼雷小型主炮3"英国双联3英寸速射炮 • 奥托双联76毫米速射炮 • 3英寸改进型高炮 • T-34/85炮塔(186) • 3英寸L70双联舰炮 • AK-726双联舰炮4"日本12厘米单装炮 • 英国双联4英寸炮 • 英国双联4.7英寸炮 • 英国单装4英寸炮 • 日本10厘米连装炮 • 意大利双联120毫米炮 • 英国双联4.5英寸炮(MK.VI型) • MK.N6双联4.5英寸炮 • 苏联СМ-5-1双联100毫米高炮 • 博福斯双联120毫米炮 • 100毫米速射炮(53) • 100毫米速射炮(G) • 79式双联100毫米主炮 • 六一式舰炮5"日本12.7厘米单装炮 • 日本12.7厘米连装炮 • 德国单装127毫米炮 • 美国双联5英寸平高两用炮 • 美国单装5英寸炮 • 苏联单装130毫米炮 • 苏联双联130毫米炮 • 美国双联5英寸炮 • 德国双联128毫米高平两用炮 • 法国M1948双联127毫米炮 • 苏联СМ-2-1双联130毫米炮 • 双联5英寸平高两用炮(RAT) • 5英寸高平两用炮(MK4) • MK12型5英寸舰炮 • 5英寸L54双联高平两用炮 • MK42型5英寸舰炮 • 双联5英寸炮(F) • 英国双联5英寸炮 • BL-1326"德国单装150毫米炮 • 德国双联150毫米炮 • 法国单装138毫米炮 • 中国单装150毫米炮 • 三年式E1高角炮 • 意大利单装135毫米炮 • 法国M1934双联138毫米炮 • 意大利双联135毫米主炮>6"苏联单装305毫米无后座力炮 • 9.2英寸舰炮(BM) • 381毫米L40舰炮(BM) • MK71型203毫米炮非身管火炮神秘武器 • 海上杀手导弹系统 • A22火箭炮 • БР-482炮弹 • 三联381毫米压缩空气炮(维苏威) • 冰雹火箭炮(舰载) • 六联武器系统(SS.11)中型主炮(轻巡炮)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